
如果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中的启动项中全部禁用会怎么样?
启动项服务里,是运行在底层的服务,给系统应用提供支持,如果是 microsoft的是不能禁用的,否则会影响系统的稳定。
启动里边主要是开机后会启动的程序,除了字体和系统声音之外,其它都可以禁用。
软件测试中什么是配置项测试?具体定义和具体工作是什么?
个人观点:这里的配置项测试,可以简单看做单元测试的下一个级别,即对单独配置项进行的测试,这里如果你对测试理解不上去,就换个词,检查~在一些体系中,对测试角色所赋予的工作范围是包括文档检查、代码静态检查的,也就是所谓的配置项测试。
这部分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等一系列后续工作。
我理解的测试顺序应该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如果项目存在变更,还需要进行回归测试。当然,这个只是帮助理解,实际中肯定不会是按顺序做的。
基线和配置项的区别和联系?
基线和配置项是软件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和联系。
基线和配置项是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指代着不同的概念和作用。
基线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经过一系列验证和确认后,被认定为具有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的版本或阶段。
基线通常是在软件开发的关键节点或重要阶段确定的,用于标识和记录软件的特定状态。
基线的确定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审,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配置项是指软件项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元素,包括代码、文档、测试用例等。
配置项可以是单个文件,也可以是由多个文件组成的***。
配置项的管理包括对其进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和配置控制,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基线和配置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基线是由一系列配置项组成的,每个配置项都是基线的一部分。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配置项的变更和管理会影响到基线的形成和演化。
通过对配置项的管理,可以确保基线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也能够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总结起来,基线和配置项在软件项目管理中有着不同的概念和作用。
基线是稳定和可追溯的版本或阶段,而配置项是软件项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配置项的管理对于基线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配置项的控制和管理,可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在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中,基线(Baseline)和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以下区别和联系:
1. 区别:
- 基线:基线是在软件开发或项目管理过程中标记为重要里程碑的特定版本或状态。基线通常用于确定在某个时间点上项目或软件的基准状态,并且可以用来评估后续的变化和进展。基线可以是软件的版本、需求文档的版本、设计文档的版本,或者项目***的版本等。
- 配置项:配置项是项目或软件中被管理和控制的所有可识别、可独立变更、可审查和可追溯的或工件。配置项可以是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执行脚本、数据库表结构等。每个配置项都被分配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在项目或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跟踪和管理。
2. 联系:
- 基线与配置项的关系:基线是由一个或多个配置项组成的,它是在特定时间点上对相关配置项进行版本控制,并认定为可追溯和可回溯的里程碑状态。换句话说,配置项是构成基线的具体实体或工件。
- 配置管理:基线和配置项都是配置管理的重要概念和实践。配置管理是一种跟踪、控制和记录项目或软件中配置项的变更和版本的管理过程。配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各个配置项的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可审查性,在不同阶段和团队之间提供准确的基线信息。
总的来说,基线是用于标记项目或软件的里程碑状态的特定版本或状态,而配置项是项目或软件中被管理和控制的所有实体或工件。配置项构成基线,而配置管理则用于跟踪和管理配置项的变更和版本。通过对基线和配置项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质量、可控性和可追溯性。